杨之光(1930年-2016)又名焘甫,1949年入广州艺专及南中美院,1950年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,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。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、系主任、副院长。代表作有《毛泽东主办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》《浴日图》《矿山新兵》《激扬文字》等。著作有《中国画人物画法》《杨之光画集》《杨之光书法集》《杨之光诗选》等。2010年荣获广东文艺最高荣誉奖——“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”;2012年获第二届“中国美术奖·终身成就奖”。
杨之光,从50年代开始画舞台速写,最初多用硬笔。新时期以来,画舞蹈速写激增,且多用毛笔宣纸,凡新疆舞、藏族舞、朝鲜族舞、傣族舞、印度舞、尼泊尔舞、巴基斯坦舞、夏威夷土著舞、芭蕾舞、日本舞、阿根廷舞、西班牙舞、西方现代舞,无不进入他的画面。用没骨法画人体,是杨之光对新人物画的一大推进。迟轲教授说,这些人体之作“含有某种耐人寻思的情趣和意境,美质是健康纯正的”。无骨却有形,朦胧但清晰,概括得似乎省掉了一切多余东西,只留下生命的诗意和美。
在宣纸上直接用色彩画运动着的人物,既要形的准确,神的表现,又要笔法韵味、光色变化,还要照顾到整体的和谐,是一种高难的技巧。一点一个脸,一笔一只胳臂,即使任意挥去也能见出肌骨此自由是由极不自由而来,绝非特殊天才 — 杨之光
一个老人的彩墨人体,冰雪晶莹美成了诗,成当代没骨人体第一人!
评论